身在江浙滬沿海?地面沉降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勞永逸
開篇先名詞解釋,什么是地面沉降?主要是指高發于沿海城市的地面下沉現象,是一種工程地質問題,主要表現為區域性下沉和局部下沉,可引起建筑物內外墻體的開裂,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建筑物傾斜乃至破壞地基的穩定性。而長三角江浙滬平原地區恰恰是我國地面沉降問題最普遍的地區沒有之一,大型公共建筑在地基及結構上如何抗震防沉降一直是一個重大學術課題,但民用住宅如何解決地面沉降造成的影響卻不太引起關注。杰森石膏板作為建筑裝飾建材生產企業,多年來在石膏板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上始終孜孜不倦,本篇就來分享一下通過石膏板系統來處理地面沉降的工藝方案。
上海由于是泥沙沖擊形成的平原城市,地面沉降這一鈍刀割肉的地質災害問題更是江浙滬居首。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權威發布的報告,上海自1921年發現地面下沉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后最大累計沉降量超過2.63m影響范圍超400平方公里。截止近十年依然以平均每年4cm以上的速度持續沉降。其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而對普通市民來說,看得見摸得著的影響就是自家住宅的墻面頂面裂縫了。
對于2010年之后交房鋼混結構的高層住宅,只要建筑質量過關,目前還看不出什么影響。受到地面沉降影響最顯著的就是1990~2010之間的二十年開發的多層住宅小區了,尤其是預制板結構的樓房,面對著輕則墻面細小裂紋,重則粉砌層開裂墻面頂面直接掉墻皮,不得不重新裝修的窘況令眾多居民抓狂。國家雖然有相應的應對,在2012年2月中國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執行。但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如何防止自己家園遭到的地面沉降引起的破壞和隱患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般建筑室內裝飾裝修工程中,墻頂面的處理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工程節點。不僅工藝復雜,而且建筑材料用料的品種和用量都不少,對外行人來說根本就看不懂。同樣是一面大白墻,用三道工序能做出來,用十道工序也能做出來,價格差好幾倍這究竟是為什么?鏟墻、粉砌、找平、界面劑、填縫石膏、批嵌、掛網、二度批嵌、陽角條、乳膠漆底漆、乳膠漆面漆、壁布壁紙等等工藝不一而足。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墻面處理工序,歸根結底要達成的最終目標就是“防開裂”。試想自己家要二次翻新裝修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大概率就是墻頂面開裂,空鼓,發霉,掉墻皮吧。
那這么多的墻面處理工序,是否能有效抵御地面沉降引起的墻面尤其是內墻面開裂呢?答案是不能。這些材料和工序確實能很大程度上延緩墻面開裂的進程,但卻僅僅是延緩,經過十年二十年的居住使用,以及年深日久的地面沉降影響后終究還是會產生開裂的,只是程度輕重的差別罷了。那問題來了,有什么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呢?答案當然是有的。
目前從建筑建材角度,能徹底解決地面沉降對老舊樓房墻面造成影響的方案就只有“石膏板貼面墻系統”,沒有之一。石膏板U型夾金屬貼面墻系統就是用U型夾固定覆面龍骨然后覆以石膏板(如上圖),再在石膏板上進行乳膠漆壁布藝術漆等裝飾面的油漆工施工作業即可。這樣由于原始墻面的所有問題都幾乎都不會影響到輕鋼龍骨石膏板,這樣自然也不會影響到最終的墻面飾面層。那因為地面沉降造成的墻面開裂等于被石膏板層掩蓋住了,繞開問題產生的本源,眼不見為凈。
當然,用石膏板貼面墻系統也不是完美無缺,可能會有兩個疑問:1、增加了墻面的厚度,是否會讓室內空間變小?這點上其實不用擔心,金屬貼面墻系統的厚度只有4CM,實際厚度在可接受范圍,并且這4CM的厚度還能預埋進強弱電PVC線管省去了在原始墻面開槽再粉砌填平的工藝步驟;2、做輕鋼龍骨石膏板是否費用會更高?實際上并沒有,甚至由于省去了開槽填平和二度粉砌找平的步驟,總體費用上可能還低于傳統工藝,節省的時間成本等于也少花了人工費,總體可能還更劃算一些。
另外,杰森石膏板小編提醒您,如果預算費用允許,在家庭裝修石膏板貼面墻系統施工中最好采用杰森新研發的優倍特®高性能石膏基纖維板。由于無機纖維芯材工藝,打造了遠高于普通紙面石膏板的強度、耐久度、握釘力及防開裂性能,在抵御因地面沉降引起的墻體開裂上更是有著1+1>2的效果,讓家庭裝修用戶真正能“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地面沉降問題造成的困擾,長治久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可能請聯系小編刪除)